2016年11月30日 星期三

各位親愛的讀者您好,為您週知十二月份讀書會的訊息:
對於「我是誰」這個哲學、宗教、甚至科學都在探討的命題,通常人們會隨著年紀愈來愈注意,但是也隨著年紀愈來愈模糊。幼年的時候「沒有我」,年輕的時候「我就是我」! 成年之後「誰是我」? 老年的時候「我是誰」!
探討「我是誰」,我們經常把注意力放在「是誰」,而忽略了要回頭看⋯⋯看什麼是「我」。在<糾纏>書中「我是誰」的文章裡, 半寄導師 教導大家如何從正確的佛學架構來為「我是誰」的話頭注入思考的資源和參就的能量。
潮州南禪精舍讀書會,將針對<<悉達多的流浪故事—人性與狼的奇遇記>> 4~6篇的內容,深入討論。
各地讀書會的時間彙整如下:
12/03 (六) 晚07:00~08:30: 高雄讀書會。(我是誰)
12/15 (四) 早10:30~12:00: 新竹讀書會。(我是誰)
12/16 (五) 晚07:30~09:00: 台南讀書會。(我是誰)
12/31 (六) 午03:00~04:30: 潮州讀書會。
(悉達多的流浪故事4~6篇:)
「修行者如何面對修行中的低潮」。
南禪生命教育基金會 竭誠歡迎您  TEL(08)7861856

 

2016年11月23日 星期三

My new book ‘The Ultimate Realization of Buddhism’ has been published


慧解脫

大家好,我的新書《佛法最終的實現》已經出版。

這本書寫出來,也正式說明我主修的佛法是佛陀說的有關於『慧解脫』這個部分的修法。『慧解脫』用現代語言詮釋,就是運用大腦的修持,而達到解脫人世間困擾的智慧修法,相信更適合於現代人。

這樣說明,對於一直不能認識我到底修持什麼法門的善知識,就更清楚我主修的法門是『慧解脫』,祝福大家頭好壯壯,日行幾里路。

半寄上

Wisdom Liberation

Hello, everyone. My new book ‘The Ultimate Realization of Buddhism’ has been published. It is written to clarify my major Practice method, ‘Wisdom Liberation’, in formal. ‘Wisdom Liberation’, a practice approach preached by Buddha, in a modern sense, is to get wisdom free from trouble among people by training the brain through Buddhism. ‘Wisdom Liberation’, I believe, suits practitioners nowadays better.

Description in this book helps those who wonder how I practice to have a clearer idea of my major Practice approach, ‘Wisdom Liberation’.

May all the readers have smart and strong heads/minds, and progress miles of roads each day.

 
 
Master Ban Ji
(Translated by Grace Tsai) 
(Proofread by Sophiea Kuo)
 
 

2016年11月5日 星期六

《佛法最終的實現》這本書已經由唐山書局承銷,博客來已上架,有深入佛法的大德可以參考。
唐山書店/唐山出版社
【唐山】十一月代理新書書訊《佛法最終的實現》
書名: 佛法最終的實現
出版社: 睿歐廣告社
ISBN: 9789869115230⋯⋯
出版日期: 2016.10.02
 
◎作者簡介

半寄 Ban Ji
1983年走上流浪之路,時年十九歲,入佛門後除短暫在寺廟參與佛教活動外,其餘時間皆用於佛學研究與修持探討。主要著作有:《修行的探討》、《悉達多的流浪故事》等。
 
◎內容簡介
《佛法最終的實現》這本書,運用人性的看法,西洋的觀點,以及高僧們實修入定的經驗,當做佐證,深入淺出的做說明,希望完整說明人的角色,在佛法的重要性。
 
◎內容試閱
作者序
我在《佛法最終的實現》這本書裡面,有提到我極端厭煩佛法上面沒有意義的爭論。為了明白佛學裡面屬於無意義的爭議部份,自己用了三十年的時間,在佛學上面努力的做出探討。出版《佛法最終的實現》,這本書對我來說,也是想了很久的事。
就好像一個打醉拳的人,達到醉拳最深的程度後,打完了醉拳沒有甦醒,也就任由生死去了!說到底,世間上所有的事情跟打醉拳的人,有何相干呢?但是我還是把這本書出版了,最終的觸發點,還是跟人的互動,所引發的想法。因為我不是獨活過來的,不是獨活就有支持你的人,而支持自己的人還包括社會的整個狀態。理所當然的,對人群做出回饋也是義務。
《佛法最終的實現》這本書,運用人性的看法,西洋的觀點,以及高僧們實修入定的經驗,當做佐證,深入淺出的做說明,希望完整說明人的角色,在佛法的重要性。
我想,佛學最終訴求的菩薩道都是與人互動的結果。人一直是我在修行裡面非常注意的一個重點!人的存在跟佛法是同等重要的事,這一直是我想藉由寫書跟說明去釐清的佛法觀點。希望《佛法最終的實現》這本書,能幫助有心學佛的人開創另一個視野,這是我衷心期盼的。
半寄 於南禪精舍 2016
 
◎目錄
作者序
第一章 第一因的探討
第二章 佛法的轉變
第三章 佛法的轉變與入道
第四章 依循佛法 佛性 人性
第五章 佛法四禪八定1
佛法四禪八定2
佛法四禪八定3
第六章 定與慧解脫
第七章 人的角色與修行
第八章 聖者的思維1
聖者的思維2
第九章 佛陀的慧解脫
更多

2016年10月27日 星期四

各位親愛的讀者您好,為您週知十一月份讀書會訊息:
有一年的新年義工,是在大齋堂服務香客用餐,負責佈菜收碗盤。十一點不到,當值的師姐體貼地要大家先吃飯,我拿到便當,發現是用「免洗筷」,我就去央請管理餐具的師兄給我們不鏽鋼筷子,並表明用完會洗乾淨,他立刻斷然的拒絕我,理由是,不鏽鋼筷子是給香客用的,義工不能用。十幾位義工異口同聲保證會洗乾淨,餐具師兄還是不給……其中一位義工氣得不吃便當了,只吃早餐剩下的麵包。
到底,讓義工們使用不鏽鋼筷子是會怎樣?? 餐具師兄不近人情的拒絕,背後的想法究竟是什麼?? 在<<糾纏>>書中156頁「靜止的輪迴」一文中, 半寄導師 給大家清楚明白的開示。
⋯⋯
潮州南禪精舍讀書會,將針對<<悉達多的流浪故事—人性與狼的奇遇記>> 1~3篇的內容,深入討論。
各地讀書會的時間彙整如下:
11/11 (五) 晚07:30~09:00: 台南讀書會。(靜止的輪迴)
11/12 (六) 晚07:00~08:30: 高雄讀書會。(靜止的輪迴)
11/17 (四) 早10:30~12:00: 新竹讀書會。(靜止的輪迴)
11/26 (六) 午03:00~04:30: 潮州讀書會。
(悉達多的流浪故事1~3篇:)
(1)苦難者需要悉達多的布施,卻不想看到他;辛苦地打開地獄後,地獄之人告訴悉達多,我已習慣烈火,不能出去吹風!! 如果你是悉達多,你的看法和作法為何??
(2)狼是否能被教化??
(3)只吃「聖旨」的悉達多,腦海線只剩一條,「聖旨」對您在修行上的啟發是??
南禪生命教育基金會 竭誠歡迎您

2016年10月14日 星期五

佛法最終的實現

      《佛法最終的實現》一書自序
       我在《佛法最終的實現》這本書裡面,有提到我極端厭煩佛法上面沒有意義的爭論。為了明白佛學裡面屬於無意義的爭議部份,自己用了三十年的時間,在佛學上面努力的做出探討。出版《佛法最終的實現》,這本書對我來說,也是想了很久的事。
     《佛法最終的實現》這本書,運用人性的看法,西洋的觀點,以及高僧們實修入定的經驗,當做佐證,深入淺出的做說明,希望完整的說明人的角色,在佛法的重要性。

       我想佛學最終訴求的菩薩道都是與人互動的結果,人一直是我在修行裡面 非常注意到的一個重點 ! 人的存在跟佛法是同等重要的事,這一直是我想藉由寫書跟說明去釐清的佛法觀點。希望《佛法最終的實現》這本書,能幫助有心佛學的人開創另一個視野,這是我衷心期盼的。
半寄 於南禪精舍2016
半寄新作品,預計11月出版

2016年10月4日 星期二

各位親愛的讀者您好,為您週知十月份讀書會訊息:
隨著年歲的增長,我們多多少少都會聽到、甚至遇到所謂「不公平」,或是「老天無眼」的氣憤事。例如,不事生產的人竟吃香喝辣,全身上下掛滿好人卡的優咖,年終考績卻吃丙……到底,公平正義真的是人世間的奢求? 還是強取豪奪的表象背後自有道理?
十月份的讀書會,精彩可期,<<糾纏>>書中144頁「平等」文章,揭示人世間的「基礎」法則,每個人都能在相同的立足點上,創造出自己的幸福人生。 我們熱烈期待 半寄導師 的開示。
⋯⋯
潮州讀書會從十月份開始,我們將研讀
半寄導師 的另一著作:
<<悉達多的流浪故事—人性與狼的奇遇記>> 1~3篇。我們將隨著悉達多的實修腳步,提升修行的清晰度。
各地讀書會的時間彙整如下:
10/1 (六) 晚07:00~08:30: 高雄讀書會。(平等)
10/7 (五) 晚07:30~09:00: 台南讀書會。(平等)
10/13 (四) 早10:00~11:30: 新竹讀書會。(平等)
10/22 (六) 午03:00~04:30: 潮州讀書會。
(有人跟你求救,你的掙扎?)
(悉達多的流浪故事1~3篇:)
南禪生命教育基金會 竭誠歡迎您

2016年9月21日 星期三

修行裡的情緒看法 Getting into a temper by oneself ?1-2

修行裡的情緒看法

自己生氣?1

 

 

 

最近翻閱一些教導修行的說法,想起以前有些年自己都是這樣

 

被指導的。比方說,「看到自己要生氣了,最好還沒生氣就覺

 

察,才能不讓自己生氣。」

 

 

我曾經依照這樣的說法,看緊自己,連一個大氣要喘,也得想

 

想。幾番生死後,才明白,憋著氣也會悶死人。腦袋為了自

 

救,翻了幾翻,想到了,會生氣,一定跟別人有關,為什麼都

 

沒人教導從相應與相對的人事去看生氣這件事?氣很少自己生上

 

來,不是嗎?

 

 

 

很多有關修行方面的指導,大都傾向於一個人的思維,也就是

 

不斷的強調自我的忍耐度與被折磨度,從來不提人與人相處以

 

後才會有的摩擦問題。這樣的教授方式只是讓真正善良的人

 

,陷入孤獨的危機。相對應的人事用相對的想法思維,處理,

 

就不只是生氣的感受與氣氛而已,善良的人們多用用大腦。

 

 半寄

 

 

 

Getting into a temper by oneself ?1

 

I have recently read of some teachings about Practice. Some

 

 remind me of the methods I was taught several years ago. For

 

 instance, one of them is, ‘Try to be aware of your anger

 

 before it

 

 arises and then you won’t get into a temper.’

 

I used to practice this method and keep a close eye on

 

 myself. I

 

 practiced so hard that I watched every one of my

 

 emotions, even

 

 a deep breath. After repeating struggling against choking , it struck

 

 me that holding back breath may cause suffocation. My brain,

 

 trying to save itself after hovering between life and death

 

 repeatedly, finally figured out that getting into a temper is

 

 always

 

 involved with other people. Why doesn’t anyone ever

 

 teach us to

 

 consider getting into a temper in the context of interaction

 

 between people? One seldom gets angry by himself, does he?

 

Many teachings about Practice tend to focus on the

 

 practitioner

 

 himself, namely, advocating self-discipline, awareness and

 

 affliction repeatedly. That conflicts arise interdependently is

 

 never

 

 mentioned. This kind of teaching only leaves a good and

 

 kindhearted person in the crisis of being solitary. When

 

 dealing

 

 with problems happening interactively, we should not

 

 merely think

 

 about the feelings and atmosphere of getting angry. We

 

 should

 

 also take the complex interdependence between people into

 

 consideration. Those who are good and kindhearted need to use

 

 their brains and think more and more.

 

  Master Ban-Ji

 

 

 

自己生氣?2

 

 

 

「請問師父世尊喝斥弟子時他有沒有一點生氣」這是一個

 

好問題,在很多傳播佛法的地方,把釋迦牟尼佛變成無所不

 

能的神。神會生氣嗎好像懲罰惡人的時候才會,是不是?

 

我自己過去被教導的經驗是,「因為修行是去除貪瞋癡的,

 

所以性格的好惡是不能有隱私的。」但在修行場所,個人性

 

格也可以是詰難別人的工具。假設,我自認可以教人了,那

 

麼在跟別人的對待是真心教人,還是私心的發洩情緒,自己

 

心裡清楚。而被所謂脾氣攻擊的人,也會清楚,是否是犧牲

 

品,人是高度靈敏的,一動一靜都是點滴明白。

 

再者,尊重一個人的看法,是基本禮儀,原則上誰都有脾氣,

 

只是不能去任意攻擊別人,這才是修行追求的價值。


 
半寄

 

 Getting into a temper by oneself 2

 

‘Excuse me, sir, did Buddha get a little bit angry when he scolded

 his pupils?’ This is a good question. In many places where

 Buddhism is prevailing, Buddha has transformed into almighty

 God. Will God get angry? It seems he does only when he

 punishes the bad guys, doesn’t it?

 

In my taught experience, 'since we practice to get rid of desire,

 hatred and ignorance, we strive to unveil the goodness and badness

 in our personalities.' However, most of the time, revealing one’s

 personality may become targets of criticism from others in place of

 Practice. If I personally think I am good enough to teach people,

 then I shall know clearly whether I am teaching a man sincerely or

 just venting my personal emotions. As for the man being attacked

 by so-called temper will also know clearly whether he is a victim or

 not. Human beings are highly sensitive. They know clearly each and

 every little bit.

                                                        

Master Ban ji
 Translated by Grace
 Proofread by 
Sophiea Kuo






2016年9月18日 星期日

禪宗 Zen Buddhism

禪宗
        一個對佛法急著要了解的人,去請問一位禪師。「師父我掛念著一切人情事物,該如何是好?
         禪師:請伸出你的左手。
         弟子心想,為什麼是左手不是右手?不行,一定不要伸出去!太奇怪了?
         禪師說: 怕什麼?兩手不都在你的身體上!怕什麼?
         但他的弟子還停留在左手右手間擺盪,其他的話語在空氣中漂流消失。
  半寄

Zen Buddhism
       A person who was eager to understand Buddhist wisdom turned

 to a Zen master for advice.

      ‘Master, I care about all the persons and things in the world.

 What should I do?’

      The Zen master said, ‘Reach out your left hand, please.’

    The pupil wondered, ‘Why the left hand, but not the right hand?

 No, I mustn’t reach out my hand. It is too odd’

     The Zen master said, ‘What hesitates you? You have got both

 your hands on you. No need to be scared.’

     However, the pupil kept thinking about his left hand or right one,

 only letting the rest of the master’s words vanished in the air.

  Master Ban Ji
Translated by Grace Tsai
  Proofread by Sophiea Kuo
 

善終 Dying a peaceful and natural death

善終
   談一個觀念,如果一個人臨終時,被電擊,感覺會不會像進入深熟睡的人被強力喚醒? 而且還是用電擊醒的(想要病人恢復心跳)!

   不知道為什麼善終的觀念沒有在醫療裡面建立?
一個老人家要過世了,是否也像嬰兒出生一樣需要時間?
死亡也需要時間不是嗎?如果一個可以往生的人進入昏迷狀態,是否也是在等待肉體的結束,真有必要在等待往生時,再給予電擊急救嗎?

 如果恢復心跳代表神經系統還在,那麼那樣脆弱的身體,到底能再承受嗎?還是變成一路被嚇死?

半寄


Dying a peaceful and natural death
 
           Just to propose a different view. Will it be like awaking a man from his sound sleep with strong force, say, electric-shock, in particular, when defibrillating a dying person?

          It’s odd, somehow, that the idea of dying a peaceful and natural death hasn’t been built up in the medical system. Doesn’t it take time for a senior to proceed his death, just like a new-born baby does? Dying takes time, doesn’t it? When a person is about to die and lapses into unconsciousness, is it likely that he is  waiting for his body to come to an end? Then,should we bother to defibrillate a dying person when he is waiting for his death?

              Suppose the resuscitation of heartbeats coincides with that of the nervous systems, can a vulnerable man survive another forceful/heavy striking? Or the defibrillation simply scares him to death along the way?

                                                                        
  Master Ban-Ji
  Translated by Grace Tsai
 Proofread by Sophiea Kuo






 

 

 

2016年8月25日 星期四

各位親愛的讀者您好,在暑熱漸漸退卻的清晨和黃昏,我們感受到階涼如水的秋意正悄悄來臨,先預祝大家中秋節快樂。
為您週知九月份讀書會討論的主題:
「種姓」。
⋯⋯
印度的種姓制度,使得出生不再只有喜悅,而是還要加上幸與不幸的一種命定。種姓制度迫使生命在祝福與詛咒之間擺盪,讓貴族的富足理所當然,讓賤民的貧苦甘之如飴。人為的制度,使得天堂與地獄就在人世間發生,而不再只是勵善除惡的神話。
在人為的制度之外,許多來自人性黑暗面所造成的觀念鉗制,是否也可說是「思想上」的種姓制度?比如說,古代婦女的「三從四德」、「女子無才便是德」,如果現代男人還是這樣要求,應該會被「鞭數十,驅之別院」吧!
九月份的讀書會,請先研讀「糾纏」一書的「種姓」文章,就讓我們在 半寄導師 的引領中,衝破每個人心中的種姓制約!
潮州精舍讀書會,同學們累積生命中的「正確判斷」 ,進而探討「修行與身體的感覺」,九月份要更深入的剖析「自己撞擊自己習慣的經驗」,期盼大家在修行上,進一步的大躍進。
各地讀書會的時間彙整如下:
9/3 (六) 晚上07:00~08:30: 高雄。(種姓)
9/9 (五) 晚上07:30~09:00: 台南。(種姓)
9/22 (四) 早上1 0:00~11:30: 新竹。(種姓)
9/24 (六) 下午03:00~04:30: 潮州讀書會。
(自己撞擊自己習慣的經驗)
兒童成長班:(新學期籌備中)
南禪生命教育基金會 竭誠歡迎您
更多

2016年7月31日 星期日

各位親愛的讀者您好,為您週知八月份讀書會訊息:
在生命的歷程裡,我們細想每一個事件,不論是好的發生、或是沒那麼好的遭遇,隱隱約約,似乎有其重複性的「軌則」。究竟,該如何思維和修學,才能跳脫一而再的慣性糾纏?
八月份台南、高雄和新竹讀書會,半寄導師將引領大家,學會看見自己的慣性與習性,期盼能進而掌握、創造自己的未來。讀書會前,請先細讀<<糾纏>>書中118頁「授記」一文。
⋯⋯
7/30 潮州讀書會,同學們分享了10個在生命中,「正確判斷」的寶貴經驗 ,相信大家更能「離無明而生明」,大腦更加的清晰。八月份讓我們再接再厲,進一步探討「修行與身體的感覺」。
各地讀書會的時間彙整如下:
8/5 (五) 晚上07:30~09:00: 台南讀書會。(授記)
8/6 (六) 晚上07:00~08:30: 高雄讀書會。(授記)
8/18 (四) 早上10:00~11:30: 新竹讀書會。(授記)
8/20 (六) 下午03:00~04:30: 潮州讀書會。(修行與身體的感覺)
8/21 (日) 早上10:00~11:30: 兒童成長班。(課程統整)
南禪生命教育基金會 竭誠歡迎您
更多

2016年7月4日 星期一

各位親愛的讀者您好,
「炎炎夏日,您的修學生活是否也火熱精彩!」
迎接快樂的暑假,七月份台南、高雄和新竹讀書會的主題,將討論<<圓融的可能性>>,請先細讀<<糾纏>>書中108頁的「圓融」文章。
⋯⋯
半寄導師在潮州讀書會用了二堂課,對於「法住智」的觀念釐清與修法有清楚精闢的開示,請同學們也分享,您在努力修學中,根據觀察與智慧的理解,您曾做出「正確判斷」的經驗 。
各地讀書會的時間如下:
7/8 (五) 晚上07:30~09:00: 台南讀書會。(圓融的可能性)
7/9 (六) 晚上07:00~08:30: 高雄讀書會。(圓融的可能性)
7/14 (四) 早上10:00~11:30: 新竹讀書會。(圓融的可能性)
7/24 (日) 早上10:00~11:30: 兒童成長班。
7/30 (六) 下午03:00~04:30: 潮州讀書會。(心得分享與討論)
南禪生命教育基金會 竭誠歡迎您
更多

2016年3月31日 星期四

各位親愛的讀者您好,

各位親愛的讀者您好,

三月份的讀書會,討論「糾纏」書中的「夢的解析」,大家意猶未竟,我們在四月的讀書會,延續三月主題,也順應節氣,為您在「高雄、台南、新竹」,選定「夢的解析-Part2」之「糾纏--精魅篇」。
而南禪精舍讀書會,將延伸四念處觀念與修法的釐清,進一步討論雜阿含經中「法住智」的觀念。
⋯⋯
各地讀書會的時間如下:
4/2 (六) 晚上07:00~08:30: 高雄讀書會。(糾纏--精魅篇)
4/8 (五) 晚上07:00~08:30: 台南讀書會。(糾纏--精魅篇)
4/14(四) 早上10:00~11:30: 新竹讀書會。(糾纏--精魅篇)
4/30(六) 下午03:00~04:30: 南禪精舍讀書會。(法住智)
4/10(日) 早上10:00~11:30: 兒童成長班(學習自我安定,引導多元思考)。
南禪生命教育基金會 竭誠歡迎您TEL:(08)7861856

2016年3月24日 星期四

溝通

溝通
基金會的成立,常有好心人告知我,基金會一樣有人為的弊端。
但在我的佛法教學過程中,從來不曾提過完美,教授最多的反而是解決事情的能力。完美於我而言,只是希望!人情的善與惡,不能是想做事的絆腳石,要不,到底誰可以做事?又誰該做事?
如同吃飽飯的人,強烈否認饑荒的存在,或餓肚子的人,不相信可以吃飽。人如此的受眼前經驗的牽制,性格一定不能安定。
盡我能力做出一點社會服務,縱使不完美,也堪聊慰此生。
半寄

2016年3月23日 星期三

南禪精舍修行的探討部落格朋友們:
『南禪生命教育基金會』已經由法院公告正式成立。
      日後我們基金會將進行佛法及大眾的啟發思考能力,為主要的工作範圍。如果有這方面需要服務的,都可以聯繫,基金會不論就佛法,多元思考、讀書會,均有完整的課程。願大家多多給予支持。非常謝謝董事會人員的付出。半寄上
服務電話:(08)7861856

2016年2月12日 星期五

 
 
南禪精舍暨南禪生命教育基金會籌備處,願部落格的所有朋友,猴年大躍進,萬事安祥。半寄上
 
 

2016年1月10日 星期日

       敬告讀者:南禪精舍在屏東縣潮州鎮,高雄市,台南市,新竹縣均有舉辦讀書會。有意參加的朋友,請電洽南禪精舍;TEL(08)7861856

     另外;南禪精舍已經開始籌備『南禪生命教育基金會』,做為佛法生命教育弘揚的後備力量,希望能推動有益於社會的清晰健康思想。謝謝南禪修學群的鼎力相助。(提醒你南禪生命教育基金會,目前沒有對外募款)

      介紹『南禪生命教育基金會』的宗旨,南禪精舍已出版三本書,《修行的探討》,《悉達多的流浪故事》,《糾纏》,四個讀書會。期盼再藉由基金會的力量推動,讓佛學與知識的傳播,更趨清晰度,嘉惠更多的大眾生命內涵與提升,讓佛法的智慧更顯現出來。
      基金董事會由南禪修學群鼎力相助成立,願大家多多指教。南禪生命教育基金會通訊地址:屏東縣潮州鎮文化路224_1號。電話:08  7861856
       願南禪精舍修行探討部落格的朋友,個個智慧泉湧,猴年吉祥喜樂。半寄暨南禪生命教育基金董事會敬上

2016年1月6日 星期三

最近發現有不明網站利用南禪精舍打廣告,請朋友們看到有奇怪文字的南禪精舍,不要點入,非常謝謝您的支持。半寄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