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3月7日 星期四

空與包容 1

空與包容 1
空法的傳達裡面充滿誤會,最常見的是「空是無」,也就是什麼都是空的,所以不要追逐名利與執

著!
再來是對空的美好誤解,「空是一種無所不包的虛空」!

龍樹菩薩說:「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因緣是條件的意思,人需要空氣,食物與水的主要條件

生存,不能因為講空而認為泥土也是食物的條件(包容)。

泥土是生活裡面另一種條件,條件相容便是激發與和合的作用,而固體與固體可以和合是「空」的作

用。
破解固體的阻力與誤解,包括大腦固定的認知,進而達到對「空」的體會與認識,就是龍樹菩薩《中

觀論》的「不一不異」理論,也是空的精神之一。
半寄



空與包容 2
許多有關佛法「空」的傳遞裡面,「空」是放棄一切的說法。果真如此,那追隨佛法的人們又將如何
在「無與生活」的壓力間平衡?!這些說法很少人會提出質疑?
我曾經聽過旅遊的民間故事,傳說泰國的佛經因為載運過河道被水淹過,字跡模糊了,所以佛法就變
成個人的解釋!我聽這段故事大為緊張,連忙問說的人;請問:你在說西遊記或封神榜嗎?那是小說
耶!

真實的佛教裡面,沒有人敢說佛經可以隨便解釋!因為說錯跟聽錯了要如何修行?佛教有佛陀丶追隨
的弟子及嚴謹的修行理論與方法,如果是個人的解釋,將讓修學佛法的大德們,何處安身心?!

同樣的,空法如果只是放棄的意思,那「空」有何價值?!

空法如果是包容太虛的解釋,又想說明什麼?事事無礙嗎?人世間似乎沒有事事無礙(這是理想國)!
但空法如果是「不一不異」,就大大的不同。

「我是一、也是空,因為是條件下的我,但離開條件的自己又是誰?」

相信讀過中、西哲學的人,如果讀通《中觀論》「不一不異」的思想,會大大禮讚的!

佛法不是理論而已,佛法可以修持出來,所以,理論跟現實是同等的延伸,不能延伸的佛法才是隨人

解釋的荒謬。

半寄


空與包容 3

關於「空」的解釋,佛教的論師學派做了很多專精的詮釋,而我個人偏重於跟自身修行有關的
「空」,用「條件的概念」拆解自己,相當有趣!

我自己做人與做事常常去思考著「因緣的條件」,條件不足盡力補足

條件散去,盡力接受

常常要求自己接受因緣聚散的「空」

路在聚散間不斷演繹!

半寄

(最近浸在禪宗「簡單的行動公案」裡,又寫這種複雜的「空」論,簡直在虐待自己的大腦!人老了要對善待自己,哈哈!)

沒有留言: